講師陣容 Lecturer
「大耳朵 玩音樂」
鍾玉鳳曾參與眾多國際音樂跨界合作計畫,從2008年德國〔Musiker-ohne-Grenzen 音樂越界計畫〕、2009年〔Magic Lute〕計畫、一直到2010年〔Magic Lute〕歐洲巡迴,讓傳統音樂訓練出身的她能夠跳脫窠臼,以優秀的琵琶編曲及即興能力,透過音樂投入與國際樂人對話的開闊空間。 玉鳳試圖為傳統琵琶注入新聲與生命,同時也企望她的編曲創作,能讓古老的樂器—琵琶,帶給聽眾耳目一新的聆聽體驗。
優秀的日本吉他手,熟悉爵士音樂並擅長各種音樂類型的旋律,曾與沖繩的三弦樂手平安隆合作,現也與美濃的林生祥合作。 在面對不同於自身生命歷程的異文化時,大竹研認為不斷地相互溝通與傾聽,是靠近作品核心的唯一途徑。不論是沖繩舞蹈音樂,還是台灣客家八音,在了解對方音樂作品背後深層的文化意涵之後,不斷地嘗試各種演奏方式與情緒,以豐富的想像力去彈奏吉他,是他與各種不同音樂類型成功合作的祕訣。 2010年錄製了第一張創作專輯<I Must Have Been There 似曾至此>。
伊士曼.盧其馬是印尼森巴巽他樂團(Sambasunda)的團長亦是印尼知名作曲家,90年代末開始進行著他稱之為「交綜音樂」的計畫,將爪哇甘美朗(Gamelan)、八里島甘美朗、雅加達流行樂孔蒙(Kromong)、西爪哇的宅蓬(Jaipong),與巴西的森巴(Samba)節奏合為一體。 盧其馬的實驗不是樂種的速成取樣與拼貼,他強調作品的藝術性與成熟蘊釀。 巽他森巴樂團自1988年開始的「節奏的巽他」音樂計劃,飆起了印尼跨族群融合樂的風潮,也是將傳統再生最為經典的範例。
早川徹出身於日本爵士樂界、極受重視的新生代電貝斯手,他的演奏風格獨具一格,靈動的節奏,是許多亞洲樂人欠缺的。 同時,他擅長多樣旋律樂器,使得在扮演貝斯手的角色時,不侷限於低音節奏的線條,而能超越樂器的特色,與合作樂人以共同悠游的姿態,貫穿樂曲。
鍾永豐來自高雄縣美濃,自青少年時期開始寫詩,接觸文學和音樂;大學畢業後,驚覺到客家農村文化日漸凋零,遂同妹妹秀梅和友人李允斐回到故鄉美濃,以「第七工作站」為基地參與客家鄉土文化扎根以及「反水庫運動」組織工作,並籌組「美濃愛鄉協進會」。 99年開始與客家歌手林生祥合作,籌寫及獨立發行<我就等來唱山歌>專輯,也完成了<菊花夜行軍>、<臨暗>、<種樹>、<野生>、<大地書房>專輯。 被美國學者/音樂評論Andrew Jones喻為「華人最好的作詞人」。
挪威海岸風暴音樂節(Riddu Riddu Festivali),世界上極少數以義工組織動員製作的音樂節。Riddu Riddu意為海岸風暴,是挪威海岸典型的氣候。 挪威海岸的原住民薩米族,過去社會地位與權益也一直受到壓抑。13年前,幾位年輕的薩米族人開始了一個青年組織,從青年工作坊學習傳統技藝與文化開始演變成今日的海岸風暴音樂節。 除了重頭戲演唱會之外,還包含了嚴謹的論壇、影展、青年工藝坊、口述傳統等,涵蓋的主題超越單一文化關懷,擴至對世界原住民的瞭解與認識,成為挪威原住民族認同運動的復興起點。
春天吶喊(SpringScream)創辦人。1995年, 當時台灣的社會對「創作樂團」二個字還很陌生,對現在風行的「音樂祭」更是毫無所悉。 2013年已邁向了第19屆,創辦人Jimi與Wade兩人努力推廣並追求多元化「原創音樂」與「藝術展演」,每年在墾丁地區超過200組國內外樂團表演者輪番演出,春天吶喊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國際型音樂藝術展演活動。
德國大型音樂展演資深現場工程師,於科隆那學院獲得錄音工程學位後,開始隨著民謠、世界音樂樂團巡迴全歐洲和德國演出,同時也是烏仁娜巡迴世界演出時的固定班底,雙方默契絕佳。 Christoph Stoll亦專精於展演現場音控,長年擔任流浪之歌音樂節、德國魯多許塔音樂節TFF音樂節等大型音樂節現場聲音工程。
全才型藝術工作者,擅長以印尼在地元素「竹」及「光」做為創作媒材,呈現亞洲建築與藝術的美學。 他經常受邀於國際間做裝置創作,同時也與印尼當代樂團、劇場合作,是印尼知名當代劇團Theatre Payung Hitam 藝術總監,呈現獨特的、藝術性極高的舞台燈光與效果。
日本手工造琴師。以慢火細熬的方式做出高品質的吉他、電吉他,在聲響與技術上獨具一格,是許多日本知名吉他手指定的造琴師傅。 在舞台聲音與聲音原理,亦擔任多張專輯技術顧問,包括林生祥的<大地書房>。 創立獨立樂器工作室「Kanji Wood Carving & Musical Instruments」。
心思細膩的平面設計師,設計幾乎所有大大樹音樂圖像的出版品。作品<大地書房>專輯也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 除了設計大大樹的出版品外,也參與藝術觀點ACT雜誌等的設計。
『搖滾辦桌』自2012年起,今年已經邁入了第二年,當初創辦的目的就是要呈現給觀眾台灣本土搖滾最美好的景象,用音樂團聚感情 重溫道地台灣味。 台語的「辦桌喔」發音正是「BANDOH」,加上搖滾之後變成台灣首創『搖滾辦桌ROCK BANDOH!』,就是要你把搖滾當飯吃! 鬥陣聽搖滾,作夥吃辦桌,相揪來搏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是搖滾辦桌的精神,也要讓大家一起見證台灣本土最搖滾的精神!最生猛夠味的各式台灣樂團。 一邊聽搖滾樂團一邊吃辦桌,右手舉筷、左手比惡魔角,一起吶喊!就是搖滾辦桌ROCK BANDOH!
大大娛樂總監,曾帶領大大娛樂承辦過許多大型的演唱會,也是大彩虹音樂節的主辦人。 大彩虹音樂節今年已是第三屆,前年首次舉辦的『大彩虹音樂節』,吸引了三萬七千多人參與,成功贏得樂迷與媒體的好口碑,已成為全亞洲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盛會之一。 『大彩虹音樂節』依照七色彩虹分為七個區域同時進行,匯集眾多搖滾歌手與樂團演唱、創意藝術市集、音樂產業達人講座、…等等而成的大型嘉年華活動。整個活動相當於三個台北小巨蛋的現場,成為台灣首見將流行音樂、地方特色及新時尚市集文化結合的國際嘉年華活動。
「大耳朵 遊世界」
原原本是玩搖滾樂的魂花樂隊,為了在無電力供應的災區中進行賑災演出,放下了電吉他、電貝斯,不插電地開始彈奏傳統樂器,如沖繩三弦、日本傳統遊行用的擎咚鼓、韓國的鼓樂以及手風琴。這樣的演出鼓舞著重建中的民眾,深受喜愛,也成為魂花主要的表演風格。 在日本福島核災之後,魂花的主唱中川敬,持續他們為底層與社會邊緣者發聲的責任,以龐克搖滾與acoustic樂隊兩種音樂形勢,打出鮮明的反核旗號。
林生祥出生於高雄美濃,八音、嗩吶等傳統音樂是他兒時深刻的音樂記憶。1994年,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庄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歷程的重要起點。 雖然他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關懷主題卻始終圍繞著土地與農民──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陸續與作詞者鍾永豐共同創作<臨暗>、<種樹>、<野生>、<大地書房>等專輯,獲台灣金曲、金音獎、中國音樂獎多項肯定。
馬尾琴是波羅的海區域的傳統樂器,可溯源至中世紀。芬蘭的馬尾琴以弓來拉奏,有二弦或三弦,以馬鬃為弦。這個樂器流行在芬蘭卡列利亞一代,至20 世紀初幾近消逝,後再被復興。 馬尾樂隊是世上極少數能以此古弦器演奏及創作的團體,其中Rauno Nieminen 更是當代馬尾琴大師,也是馬尾琴的製琴人及改革者。他們以古琴、老故事、新音響,創造無限遼闊的空間與想像。
兩位來自廣東縣城海豐的年輕人阿茂與仁科,用一把吉他和一把手風琴,唱著廣東海豐家鄉話(閩南語系中的一支),以簡單、不過分文藝,強烈的土地氣味與共通的人性,打動了廣大群眾。 這支新民謠樂隊的關鍵特色在於歌詞,敘說著小鎮青年的幽默和苦悶,熟悉的縣城生活的記憶碎片,或現實中的諷刺和殘酷。城鄉的拉鋸,現代社會的荒謬與疏離,透過悅耳的旋律和強烈草根氣息的詞彙,跨越了樂器、曲風和地域,以自然、豐富的即興技巧,高度的互動性,以及南方的土地氣味,唱進中國廣大年青世代的心坎裡。 「南方週末」評論:「五條人舒展了原汁原味的鄉野中國,在音樂日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它所富含的原創性彰顯了音樂的終極意義——吟詠腳下的土地與人。」
年輕的卡瑞絲福索可說是繼馬利的Oumou Sangare之後,有著強烈女性觀點的非洲女唱作人。 卡瑞絲出身劇場,直到兩年前因緣參加音樂工作坊,音樂創作與演唱的能量才被完全啟動。她以簡單的吉他和弦伴唱,卻沒有因為器樂上的限制,影響了聲音的多重色彩與豐富表情。 她的個人演出雖受西方60年代的唱作人音樂形式的影響,卻加入了更多個人的表演風格,包括家鄉的打擊樂器、舞蹈以及劇場的元素,都融入了吉他彈唱的個人演出,使其現場風格多變,將觀眾帶領至只屬於卡瑞絲福索的故事世界。
蘇陽樂隊,成立于2003年夏,是一支極具地方特色的搖滾樂隊,也是中國搖滾屆的新生代力量,堅持民間和本土音樂的融合,民樂和現代音樂的融合,把民族搖滾音樂放在平民化場合,延續正在發芽的草根音樂。
出生於克里特島音樂世家的Giorgos Manolakis,從八歲就開始在父親的引導下學習Laouto琴,之後追隨傳統音樂大師學習Bouzouki琴,目前在同輩中被公認為演奏這兩項樂器中最傑出的樂人之一。 Giorgos Manolakis擁有與各地傳統音樂大師豐富的合作經驗,也是 Ross Daly與Kelly Thoma長期合作演出的老夥伴。他細膩同時具爆發力的音樂表現,一邊吟唱起西克里特島古代歌謠Rizitika,帶領聽眾們進入一個如夢境般,熟悉又全然陌生的音樂境地。
Caravan(流浪者樂團)是泰國最具代表性的民謠搖滾樂團,1973年民主運動的推手,更是泰國生活之歌的先驅,開創了泰國流行樂史上的新樂類。 Caravan的靈魂人物Surachai 擔任樂團的主唱與主奏吉他,也是歌曲創作者。早期的Caravan翻唱了許多60年代的英美民謠;雖然西方的民謠風格,仍是主導他們樂風的重要元素,但他們在編曲中加入了泰國的傳統樂器,融入東北地方音樂風格Mor Lam,以土地與人民為重要的創作題材,成為農民工底層的發聲筒,成為樂團重要的本土標籤。